栏目导航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高考 > 全国高考 > 港澳高考 > 文章正文
 
香港大学河南招生 高考成绩不是唯一录取依据
福建招考网整理自:东方今报 2006-4-11 9:35:13

香港大学河南省本科招生说明会昨天上午在郑州外国语学校举行。可容纳700人的报告厅里挤进了近千人(如图)。说明会刚进行到一半,家长们就纷纷离开座位,包围了港大中国事务处负责招生的马纳老师,提出他们的问题:今年招生计划如何投放?怎么申请?哪些考生可能被录取?

    报考香港大学的时间表:

  2006年3月至5月召开20个省市招生咨询会;报名截止到5月31日;6月7日至9日,全国高考;6月中旬,香港大学笔试;7月上旬,香港大学面试;7月中旬,公布录取名单和获奖学金的同学的名单。

  香港大学报名网站: www.hku.hk/cao

  高考成绩不是唯一录取依据

  去年我省180多名考生参加了香港大学的英文笔试,但最终仅有5名考生被录取,在这些报考者当中,内地高考最高分的那名学生却落榜了。马纳昨天告诫考生:“内地统考的高考成绩只是考察的一部分,港大青睐的是综合素质高的学生。”

  香港大学对考生的考察分成3部分,参加普通高招的成绩、港大组织的英语笔试成绩和英语面试成绩,三项各占总成绩的1/3。

  “高考成绩突破重点线,是被港大录取的基本条件。”省招办新闻发言人郑观洲说,“去年的招生结果说明,港大对考生的考察是综合性的,高考成绩不是决定性因素。”港大自行组织的英文笔试,内容包括阅读、语法、写作等。

  据了解,香港大学计划今年在内地招生250至300人,计划和专业都不分配到各省,录取与国内大学的录取平行进行。

  据了解,去年被香港大学录取的5名河南考生的分数在620分~650分。被港大录取后,内地生第一年在内地的8所高校接受委托培养,我省去年被录取的5名考生目前都在浙江大学接受委培,费用为3万元;其后在香港就读,学费每年为8万元,生活费大致为3万~4万元。

  我在香港上大学的这一年

  去年,港澳高校首次在我省招生,吸引了许多考生和家长。高分考生们宁可放弃内地名牌大学,也要到香港的大学生活、学习4年,问及原因,都说:去香港上大学,机会多、眼界宽广。

  那么在香港上大学的真实感受如何,记者联系到一名去年到香港中文大学(简称中大)系统工程与工程管理专业学习的河南考生,详细了解了他一年来在香港上大学的感受。

   报到时有“娘家”人照顾

  说起去年8月20日,从郑州一高毕业的王昊说“一直都很清楚地记得这个日子”,那天,他以一名“香港大学生”的身份直接走进了中大。

  按惯例,中大9月开学,但是去年8月20日王昊就怀着憧憬和好奇走进了中大,师兄师姐们热情地领着他参观校园、找宿舍、办手续、办证件,这些师兄师姐都是“娘家”内地生联合会的学生,联合会又称“新生营”,直到现在王昊最怀念的仍是在新生营的日子。“新生营是一种笼统的叫法,新生入学之前,各书院、学院、系都会组织新生参加一些活动,帮助内地新生了解中大、熟悉环境,也提供一些课程介绍。”王昊说。

  第一次拿到中大的学生卡,王昊感觉很奇怪:不是一个套着塑料皮的小本本嘛,模样倒更像是香港的身份证或内地的IC电话卡。但随后王昊逐步认识到这张卡片的威力。这个学生卡有个别称——“中大通”,卡上镶有芯片,记录着学生的个人信息。拿着它,可以在图书馆里借书、借碟子,进入活动会场。想去打印文件、复印资料,或是开空调、使用洗衣机,都可以用“中大通”,因为这张卡还可以储值。

  “一张小小的‘中大通’里,有我的信息、行动记录和钱。”王昊说,“一旦丢了,就寸步难行。”

    有些课程上课不需要课本

  这学期,王昊选了一门通识课——法律与社会,去上课时他既不拿课本也不用从网上下载教授的讲义,而是抱着一沓POWERPOINT,内容是这个专业里最新的一些文章。王昊说:“每节课前教授都会把本节课的POWERPOINT打印出来发给我们,教授也说自己每年讲这门课时内容都会不断更新,所以用不上课本。”

  专业课本很贵,英文原版的有两三百元。但中大每一门课都有自己专门的网页,大部分教授会让助教提前一天把要讲的新内容放到网上,王昊就下载打印后预习。遇到不懂的问题,王昊就会直接在这个网页上与同学们讨论,甚至直接向教授发问。平时也会直接跟同学讨论,或在下课的时候去问一下教授。

 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课都不需要书,遇到一些留书上作业题的教授,就只能买书了。王昊说:“想省钱可以向学长或朋友借。图书馆里藏书也很丰富,可以去借阅。也有同学去深圳买几十块钱一本的影印版书。”

   很多课程实行全英文授课

  几乎每门主修课,王昊都能碰到同系的师兄师姐们。刚开学的一节物理课上,王昊恰好坐在同系大三一名师姐的身边,他就向师姐咨询了很多问题:下学期选什么课比较合适?暑期课怎么选比较合适?

  王昊说自己很喜欢中大上课的方式,那里没有班的概念,上主修课时能碰上本系的学长学姐,其他课则能遇到任何专业的学生,王昊说:“其实这样挺好,可以跟不同专业的学生交流。”

  中大安排的课程种类很多,有主修、副修、ILC(英语)、领袖能力培训及一些求职方面的课程。王昊的英语听力一直不太好,可在中大只有一些不重要的课用广东话或普通话授课,其他课程都是全英文讲课。王昊说:“英语听力好当然最好,不过即使听力稍差也能听懂课,因为大部分教授讲课时语速不是很快,又有海外留学经历,发音很纯正,听懂并不难。”

   总成绩不单单看试卷

  王昊上学期选的课中只有三门需要期末考试,期末考试由学校定时间和地点,一般在体育馆或大礼堂进行,不同科目的考试在一块进行。

  虽然记不清第一门考的是什么,可那壮观的场面王昊至今还记得。王昊说:“我正做题呢,听见‘呼啦啦’一片响声,走了一批学生;过一会儿又是‘呼啦啦’一片响声,又走了一批学生。”后来王昊才知道,由于各科考试所用时间不一样,所以先考完的考生就可以先走。

  不是所有的科目都必须进行期末考试,出席情况、堂上小测、期中考试、期末考试、期中论文、期末论文、个人演讲、小组演讲、作业等,都有可能成为教授考评的依据。

  英语课就是用的这种考试方式,随堂的一次听力、一次演讲、两次即兴陈述、一次音标测试、三次作业成绩按比例折合后算分,其中演讲占总成绩的五分之一。

  整理演讲资料时,王昊真费了不少劲。他选的题目是“电视广告”,想说“如何辨别广告的好坏,欣赏其中的精品”。谈起广告,王昊是个门外汉,他从网上下载了一部分资料再加上自己的感受,制成幻灯片。演讲当天拎着自己的电脑,王昊边以图片示意边用英文演讲。

  王昊说:“虽然最后的成绩惨不忍睹,但是我毕竟花费很多心血在上面,所以也不遗憾。”

 学生经常组织联网游戏

  宿生经常组织宿舍之间的联欢,或是开展唱歌、体育比赛;走读生舍堂还有联机游戏比赛。王昊的同学有时去走读生舍堂参加活动,他们通常打实况足球,王昊不会所以还没去参加过。“有时他们比赛完回来,还会讨论哪失误了,我听不太明白,不过很羡慕”。

  王昊身边的同学几乎人人都有一台笔记本电脑,大多数时间同学们都在各自的宿舍里玩。想坐在一起玩得更有气氛时,就把电脑搬到一个房间里。

  说起玩,王昊还特意提到了免费的健身房。上学期上体育课时,老师给王昊他们办好健身卡带着他们去健身房体验了一下。王昊说:“健身房的面积和郑州一般的健身房差不多。器材种类挺多,最特别的一种器械是模拟划艇,因为中大有划艇队。”

   语言障碍限制了交际范围

  说起在香港最难的事儿,莫过于“粤语”了。还好王昊的室友学的是新闻专业,普通话说得很标准,因此和室友交流用普通话没问题。

  但粤语对生活的影响还真不小,王昊在学校还没参加什么社团活动,经常相处的朋友也以内地生为主,主要原因就是和香港的同学们交流起来不顺畅。尽管中文大学为内地生开设了粤语课,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当地的生活氛围,并把这门课记入学分。可惜的是,“在粤语课上还能听得懂,不过和当地人交流时,感觉还是在听天书,自己也张不开嘴了”。也不是所有内地生都学不好粤语,王昊说:“如果真的想学,除了粤语课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语言课程。有好几个内地生现在广东话已经讲得很好了,我就是太懒,对语言又不感兴趣。”

   想念家乡的烩面和涮肉

  “想死烩面和涮肉了,我已经在梦里回了好多次郑州,每次都是狂吃的场面。”王昊说这话的时候似乎又流下了口水。中大每个书院都有食堂,供应的既有中式套餐也有西式套餐,但是饭菜味道比较清淡。

  在香港上大学每个月的生活费在2500~3000元,饭钱占了一半,每天需要50元左右。一般情况下,早餐吃汉堡包、三明治、牛奶或广式早茶,10元钱就可以了;中午和晚上都在食堂吃米饭、炒菜,一顿在20元左右。

  第一次和香港的同学们吃饭,王昊的饭量把他们吓了一跳。王昊说:“当时我还没发挥真正的实力呢,后来他们习惯了也就是笑笑。依我的饭量,一份饭是不可能吃饱的。在中大吃饭可以随意加饭,但是为了减肥也为了省钱,我一直忍着。”

  回想将近一年的大学生活,王昊说:“一个好的平台能给一个人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机遇与心理支持,香港中文大学就是这样一个平台!”
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2008-2009学年度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
·2007年我国独立学院本地生源比例情况(本
·2007年我国民办大学本地生源比例情况(本
·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院排行榜
·2008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学排行榜
·2008中国独立学院本科专业学费排行榜
·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业学费排行榜
·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0强
·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0强
·2008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强
·2008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强
·2008中国民办大学专科专业学费排行榜
·2008中国一流大学名单排行
·北京民办高校名单
·2008年新设置高校名单
·中国大学50强排行榜
·上海市列入985工程及211工程的院校名单
·各省高招办联系方式
·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-中华人民共和国教
·教育部2007年认定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
·2007年具有招生资格的独立院校名单
·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
·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不同意设置的高等学
·2007年度经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
·2007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的高
·2007年第二批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
·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
·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专业名单
·各学历层次高校学生毕业证书内容样本
·福建省2007年度第一批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名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501-600强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401-500强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301-400强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201-300强
·2008年中国最受媒体关注大学排行榜100强
·200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1-200强-中国校友
·中国校友会网2008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
·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(本科)名单
·2008年具有小语种单独招生资格的25所院校
·59所自主招生试点高校名单及联系方式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